婺源博物馆坐落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文公北路,这座被誉为"中国县级第一馆"的国家二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自1953年创建以来,始终以守护地域文脉为己任。作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和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其5万平方米的馆区中,1.1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内珍藏着逾万件文物,其中千余件珍贵文物构建起极具地域特色的馆藏体系,成为解读婺源千年文明的重要窗口。
博物馆通过七大主题展厅构建起完整的文化叙事脉络。"婺源千年"展厅以商帮文化为轴线,揭示这座千年茶马古道重镇的兴盛密码——依托景德镇瓷业优势与茶叶木材贸易,明清时期婺源商贾云集,成就了"文因士兴,物随财流"的文物汇聚盛况。"茶乡美器"展厅则以2800余件陶瓷藏品勾勒出700余年制瓷史,东汉"元兴元年"陶权印证婺源早期手工业水准,南宋黑釉扣银天目盏更展现宋代茶器审美巅峰。
作为博物馆核心展区的"砚国明珠"展厅,系统呈现了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歙砚文化。发源于龙尾山的歙砚自唐代起源,至宋代苏轼、黄庭坚等文人雅士的推崇达到鼎盛。展厅内陈列的南唐李煜盛赞的"天下冠"砚台,以及宋代砚山制砚作坊遗址出土的百件文物,共同诠释着这项国家级非遗技艺的千年传承。如今,婺源城乡2000余名砚雕艺人延续着"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机。
"工艺珍宝"展厅汇聚明代鎏金铜烛台、翡翠鳌鱼佩等巧夺天工的器物,见证婺源匠人卓越的工艺智慧;"明清书画"展厅则珍藏郑板桥、祝枝山等名家真迹,笔墨间流淌着江南文脉。近年来,博物馆通过与上饶市博物馆的跨馆合作,以"砚山制砚作坊遗址文物展"等专题展,多维度展现宋代文房雅器的制作技艺与社会生活图景。
这座承载着唐宋名砚、两宋瓷器、明清书画等文化基因的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守护者,更是活态传承的推动者。通过持续创新展陈形式与教育活动,让观众在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中,感受"最美乡村"深厚的人文底蕴与生生不息的创造活力。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