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博物馆始建于1984年6月,历经多次更名与升级,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其前身为隶属县级市的抚州市博物馆,1996年随行政区划调整更名为临川市博物馆,2000年抚州撤地设市后,正式定名并确立为市级博物馆。2010年9月,新馆建成开放,以7000多平方米的展示区域和12663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成为赣东地区重要的文化地标。建筑外观巧妙融合古典庄重与现代简约,既延续地域文化基因,又彰显当代美学理念。
作为综合性地市级博物馆,馆内设有《历史文明展》《临川文化展》《赣东烽火展》《恐龙王国展》四大基本陈列,辅以6-8个年度临时展览,系统呈现从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文明发展脉络。馆藏文物逾3万件,涵盖瓷器、陶器、钱币、铜镜、书画等门类,其中一级文物2件、二级16件、三级519件,时间跨度横跨千年。镇馆之宝南宋持罗盘立人陶俑尤为瞩目,这件1985年出土于温泉乡的文物,将旱罗盘实物记载提前近400年,其科学价值与艺术造诣曾代表江西亮相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智慧的长河"主题展。全国现存的3件宋代彩绘罗盘陶俑中,2件即藏于抚州文博系统,印证了该地区在古代科技史中的特殊地位。
元代青花带盖瓷梅瓶等稀世珍品同样令人惊叹。青花瓷存世稀少,完整器物更被誉为"瓷器皇冠上的明珠",抚博的元青花馆藏堪称区域文化实力的象征。临川文化展区通过陶瓷、青铜器、玉器、书画等专题,立体展现这片土地自楚国疆域时期的文化积淀。青瓷白瓷的釉色流转、青铜器的纹饰精妙、玉雕的匠心独运,以及历代书画名家的笔墨风华,共同构筑起临川文化"器以载道"的美学体系。
自2008年实行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超20万人次,2014年被授予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文化枢纽,这里既是学术研究的殿堂,也是公众感受文明厚度的窗口。通过持续创新展陈形式与教育活动,抚州市博物馆正以鲜活的文化叙事,续写着千年临川的文明传奇。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