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博物馆坐落于仙来中大道,建筑面积3952平方米,作为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其历史可追溯至1983年新余设市时期。由罗坊会议纪念馆与原新余县历史文物陈列室合并组建,历经四十余载发展,已成为赣西地区历史文化研究与展示的核心机构。馆藏文物总量达57900余件,涵盖从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各类文物,其中一级文物10件、二级37件、三级378件,构建起完整的地方文明发展序列。
馆藏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拾年山遗址出土文物群。作为"江南的半坡",该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等器物,生动展现了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活图景。陶瓷器收藏尤为突出,南宋吉州窑白釉菊花纹锭形瓷枕堪称工艺典范,23厘米长的瓷枕通体施白釉,以褐彩绘制菱形纹、圆圈纹与带枝菊花纹,纹饰布局疏密有致,笔触粗细相宜,体现了南宋制瓷艺术的巅峰水准。元代窖藏出土的银盘系列同样引人注目,鎏金錾刻葵菊纹银盘以菊瓣形盘口搭配高浮雕菊花与绶带蝴蝶纹饰,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在近现代艺术收藏领域,博物馆珍藏200余幅名家书画,其中傅抱石1936年创作的《蔬菜图》尤为珍贵。这幅纸质立轴作品以水墨晕染技法展现蔬果意象,既见传统文人画的笔墨意趣,又显傅氏"抱石皴"的独特风貌,是研究20世纪中国画变革的重要实物。
博物馆在考古研究方面成果斐然,通过系统开展文物普查与考古调查,累计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50余处,采集标本近万件。北环路唐宋墓葬群的发掘,为解读古代丧葬制度与社会生活提供了关键实证。目前馆藏的4处省级文保单位与22处市级文保单位,构建起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网络。
作为重要的文化教育基地,博物馆年均举办"新余历代文物展""现代女尸与出土文物展"等主题展览,通过实物展示与场景复原,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历史脉动。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期间,"藏与现——赣西宋元窖藏大揭秘"联合展览将集中呈现宋元时期社会生活全貌,推动区域文化交流。同时,博物馆出版的《罗坊会议》《新余人物录》等学术著作,为地方史研究提供了系统性资料。
这座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活力的文化殿堂,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持续发挥着文物保护、学术研究与公众教育的多重功能,成为新余城市文明的重要象征。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