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柴桑区植物标本博物馆坐落于赣北腹地,是全国首家由个人创办的民营植物标本馆。这座承载着生态保护使命的场馆,自1992年由退休林业工程师谭策铭创立以来,历经三十余载风雨,已发展成为集科研、科普、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植物学研究高地。其创始人谭策铭以林业工作者的赤子之心,在目睹野生植物资源遭受破坏后,毅然放弃体制内稳定工作,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方式开启创业之路,用毕生心血守护绿色文明。
这座占地千余平方米的标本馆,凝结着谭策铭夫妇跨越赣鄂皖湘四省300余座山头的采集成果。截至2024年底,馆藏正号标本突破10万件,涵盖7000余种植物,其馆藏规模已跻身江西省国家中等植物标本馆行列。除植物标本外,馆内还珍藏4100册专业书籍、2300瓶种子标本,形成完整的植物研究资料体系。三十余年来,谭策铭夫妇无偿捐献12800份精制腊叶标本,彰显了科研工作者对科学事业的无私奉献。
博物馆建筑采用三层立体展陈设计,一楼展厅通过377幅镜框标本构建起多维植物世界。珍稀植物、药材植物、栽培植物等八大主题展区,配合60幅动态更新的科普展板,生动展现植物多样性。2024年新增的乡土树种展区,以130幅标本讲述地域生态故事。二楼三楼则设有113组标本陈列柜、50组书籍资料柜及36组种子标本柜,配套科普展览厅、电气化教室等现代化设施,构建起完整的植物科普教育体系。动物展区11件、昆虫展区100件、种子展区100件等特色展品,更拓展了自然认知的维度。
作为全国318家重点植物标本馆之一,该馆始终践行公益使命。年均接待参观者逾万人次,其中中小学生占比超60%。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期间,百名青少年在谭策铭的生动讲解中,通过显微观察、标本制作等互动形式,深刻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九派荣光"巡回展等文化活动,更将植物标本文化与地域文明深度融合,激发公众的生态自觉。
这座民营博物馆的存在,不仅填补了我国植物标本馆建设的空白,更以民间力量推动着生态文明建设。谭策铭夫妇用三十年光阴书写的生命史诗,让每一片标本都成为连接自然与人文的桥梁,为守护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了生动注脚。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