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柴桑区陶渊明纪念馆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沙河街东北隅,是为纪念东晋伟大田园诗人陶渊明而建立的专题性纪念馆,1985年7月30日正式开馆。
纪念馆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由纪念馆主体建筑、陶靖节祠、陶渊明墓三部分组成,附有归来亭、碑廊、洗墨池等景点。建筑风格为江南民居特色,青砖黛瓦,清雅整洁,与陶渊明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品格相得益彰。
馆内辟有《陶渊明生平事略陈列》,收藏和展出有关陶渊明行踪的图表、照片、家谱和历代陶学专著、名人书画300多件。线装《陶渊明集》30多部,最早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蒋薰本。珍贵藏品包括青瓷权(南朝,高6.5厘米、底径10.5厘米,重813.4克,古浔阳城出土)等文物。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字元亮,又名潜,寻阳柴桑人,私谥"靖节征士",世称"靖节先生"。他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作为田园诗的鼻祖,陶渊明热爱乡土,歌颂劳动,还亲身践行劳作,晴耕雨读。
纪念馆大门横额上书"晋代一人"4个大字,迎门是一座六柱六角小亭"归来亭",配楹联"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选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名句,道出了诗人由出仕而归隐的心路历程。北宋欧阳修盛赞"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文而已"。
陶靖节祠正堂中塑立着一尊3米高古铜色陶公全身像,诗人头扎漉洒巾,面目庄重深沉,手握一卷《山海经》。祠中朱柱横梁上,悬挂着许多当今书法名家题书的楹联匾额。祠外山边溪畔筑有园林小景"菊圃"和"柳巷",使人缅怀陶公的高风亮节。
纪念馆不仅是陶渊明故居的纪念地,更是他超凡脱俗、田园诗意的精神象征,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和游客前来感受陶渊明躬耕田园、追求心灵自由的一生。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