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解说词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是一座依托西汉海昏侯刘贺墓遗址而建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该馆于2020年正式对外开放,集中展示中国考古史上重大发现——海昏侯墓出土的上万件珍贵文物,生动再现了西汉王侯的奢华生活与汉代社会的文化风貌。 海昏侯刘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集“帝、王、民、侯”四种身份于一身的人物。他的人生经历跌宕起伏,先后为昌邑王、皇帝、平民和海昏侯,其墓葬因此成为研究西汉政治制度、社会文化与贵族生活的珍贵宝库。博物馆建筑融合汉代风格与现代设计理念,与遗址公园整体规划相协调,占地面积约118亩,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设有展陈区、文物保护修复区、学术研究区及公共服务区等多个功能区域。 常设展览“金色海昏”分为“发现海昏”“侯国气象”“王侯威仪”“传奇刘贺”四个部分,通过大量出土文物与多媒体展示手段,系统呈现海昏侯国的历史背景、社会生活与文化艺术。馆藏文物种类丰富,包括青铜器、金器、玉器、漆器、陶瓷器、竹简木牍等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超过300件,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包括“刘贺”螭纽玉印,该印以和田白玉制成,印文为阴刻篆书“刘贺”,直接确认了墓主身份,是汉代玉器中的精品。马蹄金与麟趾金造型独特,寓意祥瑞,为汉武帝时期的重要赏赐物品,海昏侯墓共出土75块,数量居全国之首。青铜雁鱼灯设计巧妙,大雁回首衔鱼的姿态栩栩如生,兼具艺术审美与环保功能,体现了汉代制灯工艺的高超水平。青铜编钟共14个钮钟和5个甬钟,音色悠扬,是研究汉代礼乐制度的重要实物。“昌邑籍田”青铜鼎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西汉诸侯王国“籍田”礼仪的实物资料,见证了当时的礼仪制度与文化风貌。 此外,馆藏竹简木牍中,《齐论》简尤为珍贵,为失传一千八百多年的《齐论语》版本,比通行本《论语》多出两篇,对研究儒家思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孔子徒人图漆衣镜是现存最早的孔子形象文物珍品,绘有孔子及其弟子颜回、子贡、子路等人的画像与生平事迹,是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重要物证。 博物馆还定期举办专题展览,如“楚汉流光——楚汉文物特展”,通过青铜器、漆器、玉器等189件(套)精品文物,以“器以载礼”“战车利兵”“雅趣生活”“君子佩玉”“丹漆物华”等篇章,全面展现楚汉时期的社会风貌与文化特色,彰显汉承楚风的历史脉络。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不仅是文物展示的场所,更是文物保护、研究与教育的重要基地。馆内设有专业的文保修复中心,文物修复师通过精湛技艺,使大量腐蚀、变形、残损的文物重现原貌。同时,博物馆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与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合作,深入挖掘海昏侯墓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 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已成为江西文化旅游的新地标,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