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 解说词

各位观众,欢迎来到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这里是追寻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烈、感悟苏区精神的重要殿堂。我们此刻所在的龙岩,正是当年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是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首先,让我们将目光投向这座庄严肃穆的建筑。博物馆的整体设计融合了传统与现代风格,象征着历史与今天的对话。它不仅是文物的收藏地,更是一部立体的、生动的革命史教科书,等待着我们一同去翻阅。 步入展厅,时光仿佛倒流回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闽西,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这里是中国土地革命的重要发源地,是毛泽东同志初步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伟大实践地。从1926年闽西建立党组织开始,革命的星火便在这里点燃。1928年,震撼八闽的“后田暴动”、“平和暴动”、“蛟洋暴动”、“永定暴动”,打响了福建工农武装起义的第一枪,建立了第一支红军营,开启了“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火热岁月。 1929年,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红四军二次入闽,“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创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这块纵横三百余里、人口近百万的巩固苏区,成为了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和坚强基石。您看,这些珍贵的文物——锈迹斑斑的大刀长矛、简陋的军号、泛黄的布告、细致的分田册……无一不在诉说着那段“闹革命、打土豪、分田地”的峥嵘往事。 博物馆的核心展陈,生动再现了闽西苏区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伟大探索与实践。这里是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地之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古田会议决议》、《才溪乡调查》等光辉著作,都深深烙刻着闽西实践的印记。特别是1929年12月在上杭古田召开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人民军队从此浴火重生,走向胜利。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这首流传至今的民歌,正是当年苏区干部清廉勤政、一心为民的真实写照。闽西十万儿女踊跃参加红军,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涌现出“才溪模范乡”、“将军之乡”等无数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输送了宝贵的骨干力量。长征路上,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每一里都有一名闽西子弟倒下,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共和国的旗帜。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央苏区(闽西)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斗争史,更是一曲荡气回肠的奉献之歌。它所孕育的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