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博物馆 解说词

宣城市博物馆:宛陵湖畔的文化明珠 宣城市博物馆始建于1988年,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2017年在风光旖旎的宛陵湖畔建成新馆并对外开放,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与城市规划馆共用一座建筑,"双馆"合璧的建筑造型别致,色调清雅,远观如蹁跹起舞的蝴蝶,从空中俯瞰宛若含苞待放的花蕾,在蓝天白云映照下愈显动感十足。 馆藏文物4763件/套,涵盖石器、陶瓷器、铜器、金银玉器、漆木器及文房四宝类文物等,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0件,二级文物52件,三级文物674件。最具特色的藏品是六朝青瓷器、商周青铜器和战国至清代的铜镜,构成了宣城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见证。 基本陈列《千年古郡 人文宣城》位于二至三层,以宣城历史发展为脉络,突出展示沧桑岁月、上郡风采、望州华章、古府遗韵、文房瑰宝、红色记忆、吾土吾情等主题。四层为专题展览《文房瑰宝》和《吾土吾情》,其中《吾土吾情》风俗街仿制著名的"九街十八巷",复制了高祥丰布庄、张义贵糖坊、宣大祥酱园等宣城老字号街景,结合牌坊、花戏楼等皖南古建筑元素,将水东枣木梳、泾县后山剪刀、油布伞、皖南竹编和徽菜等非遗穿插其间,生动展现了宣城地域文化特色。 六朝青瓷器是馆藏的重要特色,器型丰富多样,包括簋、罐、洗、炉、虎子、壶、盏、盒、唾盂等生活用器和模型明器。如西晋蟾形水盂,肩部饰有弦纹,腹部贴塑蟾首、四肢及短尾,蟾蜍张口鼓腮,双眼圆睁,四肢有力,颇有神韵;青瓷虎子造型独特,制作精美,展现了六朝时期江南地区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 作为"文房四宝之城",博物馆对宣纸制作工艺进行了详细展示,从青檀皮原料处理到造纸的各个工段都有实物介绍,通过视频对全流程进行生动展示。同时,馆藏的文房四宝类文物也是重要品类,体现了宣城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宣城市博物馆不仅是文物收藏、保护、研究的重要机构,更是公众了解宣城历史文化的窗口。通过现代化的展陈手段和丰富的文物资源,博物馆让观众在欣赏文物的同时,深刻感受到宣城这座千年古郡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魅力。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