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博物馆 解说词

宿州市博物馆:汉文化精髓的现代诠释 宿州市博物馆是一座地方性综合博物馆,荣膺国家一级博物馆称号,建筑风格充分吸纳汉文化元素,采用仿汉式高台大屋顶规制,大理石外墙庄重古朴,正立面镶嵌取自汉画像石图案的浮雕,整体设计彰显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博物馆共分为三层,功能分区明确:一层为库房、办公区域、临时展厅和民间艺术馆;二、三层是展示宿州历史文化的主要展厅,包括"九州通衢"、"人文溯源"、"秦汉雄风"、"汴水咽喉"、"明清遗韵"、"现代风云"、"人杰地灵"等七个部分,系统展现了宿州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 馆藏文物以运河文物、汉代文物、宿州非遗为主要特色,其中汉代文物尤为突出。镇馆之宝汉代铜钫堪称考古界的珍品,这件方形、鼓腹、有盖的青铜器高44厘米,出土后一直保持着密封状态,钫内保存着将近三分之二的液体,经检测确认为汉代清酒,为研究古酒成分与制作工艺提供了宝贵资料。 汉代石刻画是博物馆的另一大亮点,这些主要用于墓室、墓前祠堂等墓葬建筑装饰的石刻,生产于西汉,盛于东汉,内容包罗万象,从远古神话到历史故事,再到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工匠们以石为材,以刀代笔,在一方小小的石块上创造了一个无穷的宇宙,展现出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博物馆内的汴河遗址剖面墙更是独具特色,通过地层堆积展示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隋唐时期汴河开凿与繁荣,宋代堆积物依然丰富,元代重要性逐渐降低,明清时期黄河泛滥导致汴河逐渐淤塞。剖面中夹杂的陶瓷碎片、动物骨骼等遗迹,生动再现了汴河作为南北货物中转站的重要地位。 作为安徽省"十一五"十大地标性建筑、第四届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宿州市博物馆不仅是文物收藏展示的重要场所,更是传承历史文化、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平台。通过现代化的展陈手段和丰富的文物资源,博物馆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宿州这座古城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魅力。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