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博物馆 解说词

阜阳市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璀璨明珠 阜阳市博物馆始建于1958年,是安徽省重要的文化地标,于2024年荣膺国家一级博物馆称号。博物馆原馆址位于清河东路339号,新馆则坐落于颍州区府前路96号,于2023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成为阜阳文化事业发展的新里程碑。 这座现代化博物馆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达1.14万平方米,外观造型以方形几何体为主基调,寓意"石开玉现",建筑立面采用阜阳兰亭碑刻文化意象,展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新馆包括地下一层文物库房和地上四层展厅,设施先进,功能完善。 馆藏文物数量惊人,达到12.6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4件、二级文物296件、三级文物2303件,还有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珍贵古籍13部。藏品涵盖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石器、书画、古生物化石等十几个门类,构成了完整的历史文化序列。 基本陈列"阜颍之昌——阜阳历史文化陈列"位于二楼通史厅,总面积4641平方米,展线长达1006米,展出文物779件套。展览分为八个单元,系统展示了阜阳从史前时期到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脉络。镇馆之宝包括商代龙虎铜尊、西汉二十八宿圆仪、阜阳汉简、西汉鎏金铜座玉杯等珍贵文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阜阳市博物馆在商周青铜器收藏方面独具特色,如带有族徽的"酉"字铜爵、"月己"铜爵等,见证了商周时期中央王朝势力向淮河流域渗透的历史过程。这些青铜器不仅是艺术精品,更是研究古代社会制度、民族关系的重要实物资料。 博物馆还注重科技与文化的融合,运用多媒体展示、互动体验等现代展陈手段,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阜阳悠久的历史文化。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阜阳市博物馆不仅是文物收藏、保护、研究的重地,更是公众教育、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