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坐落于风景如画的环濠河博物馆群中,毗邻著名的良春国医堂。自2016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它不仅是江苏省文物局备案的首家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非国有博物馆,更是传承千年岐黄、探寻百草奥秘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由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率先提出创办,其入口处醒目地刻有“大医精诚”四个大字,彰显了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崇高精神。南通中医药发展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明代大家陈实功编纂的《外科正宗》为中医外科领域贡献巨大;清代御医薛宝田以《北行日记》著称;五十年代,中医药三枝花蜚声海内外;2009年,南通朱良春、王绵之、周仲瑛三位国医大师荣获首届国医大师称号。
博物馆内设有精品展览“传承千年岐黄 探寻百草奥秘”,免费向公众开放。该展览分为五大展区:南通中医药发展历史、成果、科普知识、养生治未病以及药材标本长廊,全面展示了从明代至今南通中医药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中药材展区,通过历史文物与场景复原,生动再现了中医药的诊疗方法和技艺,系统阐释了中医的起源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外,博物馆还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临展活动,如“百年辉煌 长乐永康——南通寿字碗展”,联合多方机构举办展览展示、参观体验、电视演绎等各类活动400余场。其中,“传承千年岐黄 巧手制作香囊”活动就有100余场,成为不同人群了解中医药的重要场所。
学术研究上,博物馆依托章朱学派传承研究室,构建全球传承辐射模式,加入江苏中医流派传承创新发展联盟,举办、承办15场学术研讨会,其中5场为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章朱学派虫类药肿瘤疗法"还入选了第五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馆内出版学术研究专著、科普图书10余本。
2024年,南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随后又成功入选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南通地区首个获此殊荣的单位。博物馆还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来自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国际友人走进博物馆,了解中医药历史和文化,观摩推拿、拔罐等中医技艺,学习制作中药香囊、品尝中医药茶饮。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