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 解说词

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中山东路321号,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民国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现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南京博物院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魅力。 博物院设有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等多个展馆,馆藏文物丰富多样。镇馆之宝包括西汉金兽,1982年出土于江苏盱眙,长17.5厘米、宽16厘米、高10.2厘米,含金量99%,重9100克,是商周至西汉出土黄金铸器中最重的一件,腹内部刻有"黄六"二字。另一重要珍品是透雕玉佩人、鸟、兽,新石器时代玉器,1991年出土于江苏昆山市赵陵山遗址77号墓,距今约五千年。高5.5厘米、厚0.5厘米,由透闪石软玉制成,呈白色略带青黄色斑纹,采用线刻、圆雕、透雕、钻孔、琢磨抛光等技法,精雕细镂,构图独特。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是新石器时代玉器代表作,1982年出土于江苏武进寺墩遗址4号墓。玉琮为乳白色,整体为矮方柱形,内圆外方,分为上下两节,四周线刻浅浮雕,共四组图案,是统治阶级祭祀苍茫大地的礼器,也是巫师通神的法器。东汉"广陵王玺"金印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第九子刘荆所用之印,1981年出土于江苏邗江县甘泉山2号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枚汉代诸侯王金印。金印为纯金铸成,印重122.87克,印面呈方形,上立龟钮,钮高2.1厘米,印面阴刻篆文"广陵王玺"四字。南京博物院还定期举办高质量特展,如"傅抱石:二十世纪山水画的高峰"展览,集结了傅抱石创作的150余件(套)山水画精品,是傅抱石山水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展览。博物院通过丰富的馆藏和精彩的展览,向观众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