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博物馆 解说词

上海市青浦区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青浦城隍庙内,自1958年创立以来,一直是上海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展示中心。2004年,这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馆在青浦区崧泽广场正式对外开放,建筑面积达8800平方米,由著名建筑师邢同和设计,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玲珑剔透,熠熠生辉。 博物馆现藏有文物19000余件,以"上海古文明之源"为主题,通过丰富的出土文物,系统展示了古代上海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到春秋、两汉的悠久历史。其中,镇馆之宝为1980年淀山湖出土的三件春秋时期青铜雷纹钲,这是上海地区唯一出土的春秋青铜乐器,其中最大的一件高37.5厘米,三件正好组成一套较完整的组合乐器。 博物馆陈列面积3600平方米,分为"上海古文明之源"和"申城水文化之魅"两大主题展厅。一层展厅主要展出崧泽、福泉山遗址出土文物,沿着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开始的历史脉络,展示良渚文化时期精美的玉器、黑陶等珍贵文物。二层展厅展出四百多件与水乡人文、古桥、风俗、市镇相关的文物,特别是青龙镇港湾实景复原区,生动再现了宋代青龙镇作为海外贸易港口的繁华景象。 青浦博物馆在文物保护方面成就显著,至2004年已有54处文物古迹被评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福泉山遗址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采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将文物陈列与场景复原、精美资料图片、多媒体辅助相结合,使观众能够轻松愉快地认知青浦历史,解读古代上海的发展历程。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