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博物馆 解说词

上海大学博物馆于2018年正式对外开放,其馆藏体系是以文学院历史系旧藏逐步建立起来的,收藏的一批特色海派文化藏品很好地讲述了海派文化的形成背景和兴起。博物馆于2008年启动筹建,2017年建筑落成,2018年底试运行开放,是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 目前上海大学博物馆包括"四馆一园",即海派文化博物馆、上海方言文化展示体验馆、校史馆、钱伟长纪念馆,以及纪念1922年到1927年上海大学的"溯园"。"溯园"撷"溯源"之谐音,取追根溯源之意,寓意追溯传承前代之办学理念与精神。 博物馆的特色藏品包括"1884年的点石斋画报"、"旧校场年画《豫园把戏图》"、光绪八年吴友如绘的"《静安寺图》"、"《联华画报》悼阮玲玉号外"等,这些藏品以生动的历史细节钩沉出晚清民国时期的上海风貌。 近年来,博物馆举办了多个重要展览,如"青铜之光:三星堆与罗丹的超时空对话"特展,展出了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和罗丹及其同时代雕塑家的作品。博物馆还展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华工帽徽、1917年华工日记《路往纪事》等珍贵文物,展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