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博物馆位于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校内,由100号相伯堂、200号简公堂、300号景莱堂三栋连贯空间组成,是复旦大学"一源六馆"文化育人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于1992年元旦正式开馆,在2025年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完成全面修缮并重新开放。博物馆建筑群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中200号楼前身简公堂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李大钊、鲁迅等名人曾在此演讲,著名戏剧家洪深领导的"复旦剧社"也在此成立;300号楼景莱堂建于1925年,曾是心理学院附属实验中学校舍,刘大白、丰子恺曾在此任教。博物馆总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其中董顾丽真艺术博物馆(200号简公堂)建筑面积1646平方米,共2层;蔡冠深人文馆(300号景莱堂)建筑面积1311平方米,共3层。博物馆现有藏品2000多件,包括陶瓷器、青铜器、甲骨、书画、台湾原住民文物等各类艺术珍品,这些藏品主要来自河南省博物馆、洛阳文物工作队、上海博物馆等单位的捐赠,以及复旦大学校图书馆、文博学院、生物系的旧藏。博物馆常设两大主题展览:"为了民族的解放与进步:革命文物中的复旦和复旦人"展览通过数百件镌刻各时期复旦人光辉事迹的革命文物,回顾从建校伊始、五四运动、中共创立、国民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时期,复旦人对民族解放与进步做出的贡献;"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溯源展"通过140多件文物及考古研究成果呈现中华文明起源、形成的发展脉络及其多元一体化过程,包括距今八千多年前贾湖文化时期的骨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玉琮、仰韶文化的彩陶罐等珍贵文物。博物馆还设有特色活动"我在复旦学修文物",以趣味方式吸引大众走近文物,了解文物修复背后的故事。博物馆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00-17:30(16:30停止入馆,每周一及法定节假日闭馆),免费开放,需提前至少1天通过"复旦源"小程序预约参观。年均观众人数超过60000人次,馆方还会举办一系列公共讲座、文化活动等,不仅服务于高校师生,也对大学文化和中国历史感兴趣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社区居民开放。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