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图书馆 解说词

钱学森图书馆,位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华山路1800号,是一座以纪念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及其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卓越贡献为主题的国家级纪念馆。该馆于2011年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之际建成对外开放,并于2024年2月25日起进行提升改造工程,2025年4月18日启动试运行,5月1日正式全面开放。 钱学森图书馆总用地面积9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188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建筑外形简洁、庄重,远看恰似戈壁滩中的风蚀岩,面向华山路的立面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象征着钱学森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科学视野。馆内设有多功能厅、专题展厅、学术交流厅等文化设施,为学术交流和教育活动提供了良好场所。 馆内收藏有6.2万件手稿、文献与实物,包括22件(套)一级文物和14件(套)二级文物。这些珍贵藏品不仅记录了钱学森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与"战略科学家"的卓越贡献,更传递出"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其中特别珍贵的展品包括钱学森当年的护照、1955年9月7日陈叔通发出的可回国电报、1955年钱学森携带回国的手提牛皮箱等。 基本展览分为四个部分: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人民科学家风范和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展览通过丰富的文物、图片、文献资料和多媒体展示,全面展现了钱学森从一位怀揣报国理想的热血青年,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从科学家到思想家的跨越性转变。 2024年的改陈升级对展览内容、形式设计及技术应用进行了全方位创新与提升。馆内打造了模拟风洞,将多媒体播放、电控模型与场景复原结合,再现钱学森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全新打造的钱学森数字人,让观众身处钱学森晚年起居室复原场景,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倾听他对当代年轻人的美好寄语。现场还复刻了钱学森旅美时期居所以及归国后的客厅等场景,其中不乏来自钱老的原件,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 钱学森图书馆实行散客免预约参观、团队预约进馆的参观方式,场馆瞬时承载量为500人,当馆内瞬时承载量超过上限时开始执行限流措施。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馆内每日10:00、14:00提供定点讲解,讲解时长45分钟/批,为观众提供深入了解钱学森生平事迹和科学精神的机会。 作为科学家纪念馆的典范,钱学森图书馆不仅展示了钱学森个人的科学成就和崇高品格,更通过丰富的展陈和互动体验,向公众传递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成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科学文化的重要基地。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