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 解说词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是中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航海博物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申港大道197号,毗邻美丽的滴水湖。博物馆由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与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建筑面积达46434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21000平方米,于2010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年接待游客量超过30万人次。 博物馆建筑风格独特,外观犹如一艘扬帆起航的巨轮,巧妙融合了现代与传统元素,寓意着中国航海事业的蓬勃发展。馆内以"航海"为主题,"博物"为基础,分设六大展馆:航海历史、船舶、海员、航海与港口、海事与海上安全、军事航海,以及海洋、航海体育与休闲两个专题展区。航海历史馆以时间为主线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展区,系统展示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脉络;船舶馆通过对船舶结构、设备及建造的分解、介绍与展示,呈现给观众一幅清晰、透明的船舶图纸。 馆内收藏有众多珍贵文物,其中明代福船、大明混一图、大翼战船等为主要藏品,展现了我国悠久的航海历史和灿烂的海洋文化。博物馆还建有儿童活动中心、天象馆、4D影院等设施,为观众提供多元化的参观体验。2010年12月,博物馆被授予"上海市专题性科普场馆"称号,2011年8月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12月被评为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2022年2月被列为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2月获首届"全国交通运输十佳文博馆"称号。 近年来,博物馆不断创新展览形式,举办了"神与兽之间:沉浸式中国海洋神话特展"、"千舸水上来:中国少数民族渔文化特展"等专题展览,以及"明朝造船记——青少年体验展"等互动体验项目,深受观众喜爱。博物馆还积极开展馆校合作,将展厅转化为"行走的课堂",让青少年沉浸式感受航海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了一批航海文化宣传志愿者。 作为弘扬航海文化、传播华夏文明的重要阵地,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不仅是一座承载着千年航海历史的宝库,更是一处让人心旷神怡的海洋文化殿堂,为观众提供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海洋之旅。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