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哈尔滨市博物馆,这座国家二级博物馆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博物馆集群,位于道里区柳树街13号,占地面积达4.5万平方米,馆藏文物超过10万件/套,年均接待游客逾百万人次。博物馆总馆内开放16个展馆,馆外还设有7个分馆,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城市文化记忆空间。
哈尔滨市博物馆以23个主题展馆编织城市记忆的经纬,其中包括哈尔滨文物馆,展示清代服饰和古代钱币,体现这座欧陆风情城市的传统一面;哈尔滨城市历史展馆、中苏友好协会旧址纪念馆、李兆麟将军纪念馆、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等红色展馆,见证中国共产党人为解放哈尔滨浴血奋斗的历史,以及解放后中苏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珍贵记忆。此外,还有金漆艺术、俄罗斯油画、欧洲铜版画等十余家非国有博物馆,多元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一部立体的城市史诗。
博物馆不仅注重"常设展奠定根基",更通过"临时展激发活力"。曾引进《虎莹:新时代新命运》国家级精品展,让冰城观众领略中华文明多元魅力;举办《韩美林艺术展》,吸引15万观众慕名而来,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推出《丁香消息——中央大街历史风情展》,由作家梁晓声作序,让中央大街的百年风华跃然眼前,入选全国百家博物馆百个热门展览榜单。
作为黑龙江省文博界首个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哈尔滨市博物馆致力于打造"行走的文化大课堂",推出红色、文学、艺术、历史、非遗五大研学游品牌。依托馆群优势及馆藏资源,博物馆开展各类研学活动,如"清明节红色研学"、"七一红色研学"、"红星闪闪放光彩"等红色研学活动,以及"红色文学之萧红的文学世界"等文学研学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在研学中亲近文物、感受文化、了解艺术、提升素养。
博物馆还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参观体验,设置了数字文物展示"墙",对馆藏的180件珍贵文物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通过计算机三维建模技术、多媒体展示技术和高精度多点触摸技术等,实现多人同时点击操作的互动体验。观众可通过触摸展示"墙"将藏品的3D模型放大、缩小以及720度旋转,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数字展柜和数字全息藏品展示柜则让观众能够从各个角度环绕观看,全方位欣赏文物的细节和全貌。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