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是以哈尔滨文庙为馆舍,成立于1985年,是我国第一家省级专业性民族博物馆。博物馆以收集、研究和宣传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为宗旨,致力于保护和抢救濒于衰微的民族文化遗产,征集、收藏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珍贵民族文物,并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整理。哈尔滨文庙始建于1926年,落成于1929年,为仿清代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是我国东北地区面积最大、建筑等级最高、建筑规制最全的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整体布局为三进院落,坐北朝南,各类建筑东西对称,井然有序,主要景观有万仞宫墙、泮池泮桥、棂星门、孔子行教像、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等30多处。在全国上千座文庙中,哈尔滨文庙十分独特,没有正门,被万仞宫墙取代,因为中国民间约定俗成的规矩是无论什么地方修建孔庙都必须由当地的状元来此拜祀孔子,然后才能推倒影壁,修建正门,而哈尔滨文庙落成时中国的科举制度早已被废除。此外,哈尔滨文庙大成殿的设计采用了九堂二夹室十一开间大祀的规格,超过了曲阜孔庙大成殿的九开间格局,属全国文庙之最。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推出了《黑土文明 多彩龙江——黑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陈列》等大型基本陈列展览,系统展示了代表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风貌,现已成为保存、宣传、交流与研究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阵地。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票根收集、华服秀等,让参观者深入了解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