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 解说词

欢迎来到山西博物院参观。山西博物院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培育对象,以其丰富的青铜器、瓷器、雕塑和壁画等藏品闻名于世。 博物院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全面展示了山西地区从远古到明清的文明发展历程。 晋侯鸟尊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也是博物院的院徽原型。这件西周中期偏早的礼器于2000年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整体造型是一只凤鸟回眸,头微微扬起,高冠直立,身体丰满,翅膀向上卷曲,背上还有一只小鸟作为器盖的捉手,凤尾下有一个象首,象鼻内卷上扬,和凤鸟的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器腹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印证其为晋国宗庙祭祀重器,揭示了晋国早期历史与图腾崇拜。 晋侯夫人玉组佩同样出土于晋侯墓地,是西周晋穆侯夫人陪葬所用,由204件玉璜、玉珩、冲牙、玉管、绿松石珠、玛瑙管等串联而成,玉质温润,制作精良,复原长度约158厘米,展现了西周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是周代礼仪制度与贵族身份的象征。 晋侯墓地位于曲村-天马遗址中心区域,东西长约170米,南北宽约130米,共有9组19座晋侯及夫人墓。墓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器、玉器、原始瓷器等珍贵随葬品,在出土的青铜器上发现了6位晋侯的名字,时代从西周早中期一直延续到春秋初年,为研究晋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物证。 山西博物院珍藏的文物承载着三晋大地跨越五千年的文明密码,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脉络,是了解山西历史文化、探索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窗口。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