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博物馆 解说词

明十三陵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是展示明朝皇家陵寝文化的重要博物馆。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等十三座皇陵。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建于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历史。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目前景区已开放长陵、定陵、昭陵、神路等景点,其中定陵地宫已发掘并建成博物馆。2003年7月,明十三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展示中国古代皇家陵寝制度和建筑艺术的重要窗口。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