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革命纪念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脚下,是一处专门展示香山革命历史的重要场馆。它不仅是保护和弘扬革命文化、首都红色文化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
纪念馆定期举办各类专题展览,通过丰富的文物史料和创新的展陈形式,向观众生动展示中国共产党在香山时期的历史贡献。2023年8月28日开幕的"烽火记忆——《晋察冀画报》影像史料展",通过100余张历史照片、20余件珍贵文物,生动展现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进程。展览以沙飞、石少华等晋察冀画报社红色摄影家的经典摄影作品为主要元素,涵盖全民族抗战爆发到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段,通过一张张珍贵图片,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晋察冀画报社艰难创建、根据地军民支援抗战、八路军浴血奋战、人民解放军夺取胜利、人民欢庆胜利和当家作主的历史瞬间。
展览中,《晋察冀画报》全集、晋察冀画报社摄影记者高粱佩戴过的八路军臂章及使用过的相机、《北平解放报》记者证、晋察冀画报社刘峰使用过的相机等珍贵文物,成为吸引观众目光的一大亮点,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承载着厚重的革命记忆。在展览形式设计上,主办方注重构建兼具历史深度与情感共鸣的沉浸式叙事空间,采用艺术化排版陈列打造视觉焦点,恰当运用色彩搭配,有效使用多维展陈方式,将文物与多媒体要素有机结合,在有限空间内营造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展览还创新设计"华北画报社套印"打卡展项,进一步增强展览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2023年清明假期期间,纪念馆推出的"红色·记忆——北京革命旧址和纪念设施手绘作品展"吸引了很多年轻观众。展览呈现的作品由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生绘制,以北京地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历程为主线,以承载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人物活动的革命旧址为主要绘制对象,以艺术的张力展现百年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光辉历程。66张画作图片依次呈现出"红色地标""伟大觉醒""中流砥柱""红色黎明""进京赶考"5个板块,以生动的艺术形式展现革命历史,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
2024年9月27日开幕的"人民的文艺 前进的号角——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工作专题展览",面积870平方米,展线230延米,展出照片200余张、珍贵文物文献360余件(套)。展览由序篇和4个部分组成:序篇;第一部分 文艺战鼓:为解放全中国鼓与呼;第二部分 除旧布新:接管与改造旧文艺;第三部分 开创新局:搭建新中国文艺四梁八柱;第四部分 精神火炬: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展览着重打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艺术景观、"第一次文代会会场艺术景观"、徐悲鸿巨幅中国画《在世界和平大会上听到南京解放的消息》、"新时代以来'五个一工程'优秀获奖作品"等多项重点内容,带领广大观众从多元角度了解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工作。
香山革命纪念馆通过多样化的展览和活动,不仅展示了香山革命历史的丰富内涵,也为公众提供了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平台,成为首都红色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