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艺术博物馆,坐落于风景如画的万寿寺内,自1987年成立以来,一直是北京地区重要的文化艺术机构。这座博物馆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藏品吸引了无数艺术爱好者的目光。
万寿寺始建于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由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李太后出资修建,以祈求王朝世代永昌。经过明清两代多次修缮、扩建,最终形成了集寺庙、园林、行宫于一体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1949年至1984年期间,万寿寺作为军事要地存在,1984年交予北京市人民政府。1985年6月,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北京艺术博物馆筹备处,1987年正式建馆。2006年,万寿寺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9月16日,经过五年的修缮,博物馆再度向公众开放。
博物馆现收藏有各类古代珍贵艺术品八十余万件,涵盖了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丰富门类。其中,明清时期的作品尤为引人注目,包括历代书法和绘画、碑帖及名人书札、宫廷织绣、官窑瓷器、古代家具、历代钱币及玺印等。此外,还保存了部分外国艺术品,如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现代大师的传世之作。
博物馆利用古建筑设置了五个专题展区,包括万寿寺历史沿革展、佛教艺术展、明清瓷器艺术展、明清工艺品展和绘画艺术馆。中国传统书法、绘画作为本馆主要馆藏项目之一,数量逾万件,品类丰富,风格多样。馆藏织绣艺术品以明清两代宫廷用品见优,既有服饰、帐帘、椅垫等实用品,又有绣画、壁挂等观赏品。外国艺术品主要为日本绘画,也包括部分器物,藏品多为日本明治、江户时期的文物。
博物馆定期举办各类特色展览和活动,如《彩陶艺术之巅峰——马家窑文化彩陶特展》、《福运万寿》系列文化活动以及《瑞羽鸣祥——明清禽鸟主题文物展》等。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博物馆丰富的藏品,还为公众提供了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2025年9月16日,北京艺术博物馆将迎来重新开放三周年。届时,将推出以“焕彩三载·艺博同辉”为主题的三周年系列活动,包括实行全员免票参观、推出限量文创纪念品、集章活动、打卡有礼等互动体验,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