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解说词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原名觉生寺,始建于清雍正年间,曾是皇家祈雨、举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因寺内珍藏一口明永乐年间所铸巨大佛钟,故又俗称为"大钟寺"。1957年成为市级文保单位,1996年升为全国文保单位,1980年成立大钟寺文物保管所,1985年正式成立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博物馆占地3万平方米,由古钟博物馆、大钟楼、钟林、藏经楼、观音殿等建筑组成,是一座利用古代建筑开展旅游收藏、展览研究、开发利用古钟文物资源的多功能博物馆。馆内收藏了中国各历史时期古钟160余件,上起西周、下至民国,质地有金银铜铁等,这些古钟不仅数量种类齐全,而且都是精品,是研究中国古钟文化的宝贵资料。 从山门处可见"敕建觉生寺"匾额,为清雍正御笔手书。参观路线分为三路:中路大雄宝殿设"礼乐回响"展区、观音殿"质器庄严"展区、藏经楼"妙境梵音"展区,分别展示了古钟的类型和文化内涵;东路为"阅古钟林"展区,主要展示古钟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西路为觉生寺历史展区,"金火流光"展示古代铸造技术。三条路线分别对应着古钟文化、历史和技术,形成完整的古钟发展脉络链条,最后三路汇聚在大钟楼,里面陈设着镇馆之宝"永乐大钟"。 永乐大钟铸造于明代永乐年间,距今600年,通高6.75米、重46.5吨,周身遍铸铭文23万余字,为诸多古钟中最精美者,因此被誉为"钟王"。在新年来临之际鸣钟是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的传统,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1月1日,博物馆举办了第43届"辞旧迎新·鸣钟祈福"新年文化体验活动,1月1日上午10时,永乐大钟鸣钟18响,发出谹谹钟声,观众们纷纷记录这一时刻并默默许下新年祝福。 博物馆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售票、入馆),周一闭馆。旺季期间(2025年4月1日—10月31日),每周六延时开放至晚八点(晚7:30停止售票入馆)。成人门票30元/人,优惠门票15元/人,军人、6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未满18周岁中国公民等可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除了展览,博物馆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打金钱眼"等传统民俗游戏,让观众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中感受中国古钟文化的魅力。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