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博物馆 解说词

中国航天博物馆是国家级航天专业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万源路甲1号,隶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是全国工业博物馆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单位。博物馆前身为中华航天博物馆,原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与国外军贸合作而建的培训操作演示中心,1990年5月开工奠基,1992年10月11日建成并开幕试展,1993年8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2019年10月16日,中国航天博物馆正式批复设立,2020年10月完成事业法人登记备案并正式更名为中国航天博物馆。2022年7月,博物馆选定新址并启动展厅升级改造工程,同年11月正式宣布开馆。博物馆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展陈面积达10000平方米,设有序厅、主体大厅、高科技应用成果厅、分类系统专业技术厅等展厅,展陈内容包括中国航天历史和精神、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十大板块。馆内藏品达180件(套),从导弹武器到运载火箭,从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到深空探测,共同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逆境崛起之路以及蕴含其中的深厚博大的载人航天精神。第三展区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现场模型是博物馆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参观者仿佛置身火箭发射现场,从垂直总装测试大楼到发射塔架,长征五号火箭模型演绎着从运输、总装到转运、发射的全过程,伴随着"五、四、三、二、一"的倒计时,为人们带来火箭升空的沉浸式体验。博物馆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多次被评为北京市先进科普工作集体。2024年4月,博物馆举办了首届"4·24"航天文化创意周活动,通过航天模型展示、航天服饰体验、文创纪念品展售、太空主题艺术装置等形式,向公众呈现航天文化的多维风貌,打造了一场科技与文化交融的视觉盛宴。博物馆还曾承办"飞天壮歌——中国首次太空漫步展",该展览以反映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为主线,充分展示党中央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展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反映我国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和平开发利用太空的重大意义,以及航天战线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实现我国航天事业新发展而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