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博物馆 解说词

欢迎来到中国法院博物馆,这里是探索中国司法文明发展历程、感受法治文化魅力的重要场所。中国法院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正义路4号,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司法史上第一个全国行业性博物馆,在中国司法文化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中国法院博物馆建于2008年2月,2007年7月正式启动筹建工作,2016年1月6日正式开馆。博物馆的建立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司法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司法文化,促进国内外司法文化交流。这里不仅是最高人民法院直属的重要文化机构,更是展示中国法治建设成就、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平台。 博物馆内设有多个展厅,其中"人民审判历程"展厅展示了抗战时期的司法档案、判决书与审判文书,记录着特殊年代里法律对正义的坚守。这里陈列着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判处黄克功死刑的布告等重要历史文献,展现了"严格适用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原则。同时还以多种形式展现了马锡五审判方式,这种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巡回审理、就地办案的审判方式,体现了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 2018年10月30日,国家文物局、最高人民法院在中国法院博物馆举行划拨文物移交活动,6件公安机关罚没移交的商周青铜器被划拨给中国法院博物馆成为永久馆藏。这些珍贵文物与大量的司法史料、珍贵图片一起,全面展现了中国五千年司法文明的发展历程,从"法祖"皋陶、载有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成文判决的西周后期青铜器朕匜,到"江南第一衙"浮梁县衙,再到中国革命第一法庭、临时最高法庭和最高法院,直至最高人民法院,历史脉络清晰,再现审判机构的历史沿革和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不断推进。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