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 辽宁省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旅顺博物馆 第三批: 沈阳故宫博物院、大连博物馆 第四批: 大连自然博物馆
回答于 2025-05-27 09:14
第一批: 山西博物院、中国煤炭博物馆、八路军太行山纪念馆 第四批: 大同市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临汾市博物馆
回答于 2025-05-26 08:54
自然光中的紫外线、人工照明的光辐射都会造成文物的老化褪色。书画、古籍、拓片、纺织品、漆木器等有机文物对光线尤为敏感。在光辐射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光化学作用,导致藏品褪色、泛黄、变色、酥脆、断裂……总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当然,除了考虑文物保护的因素外,调暗展厅灯光还可以使得光线聚焦在文物上,突出...
回答于 2025-05-14 10:22
有些文物是自带“姓名”的,部分文物本身自带题记或铭文,可以据此命名。如越王勾践剑上就有“越王鸠浅 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经专家考证,鸠浅就是勾践,后期命名时直接为“越王勾践剑”;还有荆州博物馆所藏“兵闢太岁”铜戈,也是因为刻有铭文“兵、闢”“太、岁”而得名。 有一些名字不详的文物,需为其重新命名。在给文物定名...
回答于 2025-05-14 10:22
博物馆展柜不仅是文物的“保护壳”,更是融合了前沿科技的智能装置。这些展柜通过微型传感器实时监测并自动调节温湿度,为不同材质的文物打造专属微环境,例如青铜器需湿度≤50%,丝织品则维持在55%~65%,部分柜内甚至充入氮气或氩气,将氧气含量降至1%以下,从根源上延缓金属、壁画等文物的氧化。特殊玻璃或涂层能过滤99%以...
回答于 2025-05-14 10:22
国家宝藏 央视联合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9家国家级博物馆打造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以“国宝守护人”讲述文物前世今生的故事,融合综艺、纪录片和舞台剧形式,展现文物背后的历史与人文精神 博物馆说 由中央宣传部等主办,联合130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和13家重点美术馆,以短视频形式介绍镇馆之宝,如故宫石鼓、长信宫灯等...
回答于 2025-05-14 10:22
博物馆或相关组织可能会为志愿者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交通补贴等。 这些补贴并非工资,而是对志愿者付出的一种认可和补偿。博物馆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会享受到一些优待措施,如免费参观、优先参与活动等。
回答于 2025-05-14 09:46